熊胜利是一名党员,2011年由部队转业后安置到市国土局夫子河国土所工作至今。2015年8月受组织委派到宋埠镇长塘村任“第一书记”。
宋埠镇长塘村位于麻城市南面,全村分7个村民组,526户、2107人,通过精准识别全村贫困户49户114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栽培棉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产技术落后。
提起当初到该村报到时的情景,熊胜利仍是记忆犹新。那天,他是坐着村支书的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狭窄的村道上一路颠簸才到达村委会的,虽然对陌生的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这报到的第一天,还是让曾有三年乡镇工作经历的他心有余悸。破乱不堪的村委会、没水、没电、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晚上,躺在窄小的单人床上,他失眠了。
然而,他知道肩上的责任容不得有片刻迟缓,想着组织的重托,自己来时的初衷,眼前的一切不正是需要作为党员的他来“翻新”的吗?
立足本职引项目,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熊书记,你是派驻干部,今后还要拜托你多帮村里跑点项目。”第一次与村何书记见面所听到的这句话,道出了乡亲们急于脱贫的心声,一直被熊胜利牢记于心,作为自己带领和帮扶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作为国土部门下派的驻村干部,他还是决定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着手,通过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土地流转等方式解放农户的思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寻找致富的门路。2015年9月份,驻村刚刚“满月”的他经多方协调和不懈努力,成功引进他市集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园林绿化、旅游休闲开发于一体的长喜园艺有限公司。截止目前,该公司在长塘村投资近6000万元、流转土地近千亩,每天安排贫困务工人员30-40人。另外,参加此项目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每亩从土地中受益450--500元,农户尝到了甜头,也渐渐接受了他这个陌生的“外来户”,有什么话也喜欢找他说说。能与人民群众说上话,也算是他这个“第一书记”成功踢出了第一步。
项目的引进拉近了自己与群众的距离,而他对贫困户的关心关爱,则赢得了民心。74岁的贫困户何旺安,患有严重的肺气肿,连走路、说话都费劲,老伴李玉莲身体也不好,在广州打工的儿子何家胜因患病割掉一侧的肾,不能做体力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村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当熊胜利第一次来到何家,看到一家人住的房子破烂不堪,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大下,屋里是小漏。为此,熊胜利先后找到镇民政办和麻城市国土局局长,将何家的情况作了专门汇报。通过各方努力硬是为何家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7500元,对房屋进行了整修,消除了老人的一块心病,更赢得了全村村民的高度赞扬。
洪涝灾害面前,他展现了党员本色
2016年7月份,特大洪涝灾害侵袭麻城,熊胜利所驻的长塘村同样没能幸免。由于地势较低的原因,受灾惨重。7月1日凌晨,该镇老河水位持续暴涨,严重威胁着长塘村老河垸19户、49名村民,其中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年龄最大的老人吴双梅已经88岁了,而最小的才满周岁。
一夜没合眼的熊胜利,天不亮就穿上雨衣,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支部党员在河堤坝、垸组之间巡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隐患点逐一排查,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
6时35分,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果断调派两辆巴士车,开始转移村民。可此时,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两公里道路,已被洪水淹没得看不见路面了。危机之时,在村书记何平元的带领下,他们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徒步涉水进村,挨家挨户搜救被困群众,并将老弱病残的群众背出村外。对于4名不愿撤离、年龄较大的老人,经多翻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强行把老人背到巴士车上。村民全部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后,他又和村委成员一起安排村民的住宿和吃饭问题。
一直忙到7月2日2时50分,全村各处险情才得到基本的控制。刚坐下就想打盹的熊胜利接到安置点电话,声称在清点人数时发现老河垸少了一名老人,经过工作人员详细排查询问,得知该名老人不放心家中的财物,刚返回家中清理。
本来稍稍松了一口气的,顿时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想着现在天黑、水急、村里又停电,老人外出十分危险。他二话没说,急忙带领人员赶往老人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垸子口借助着手电的微弱灯光发现通往垸子的路已经完全淹没了,他急中生智调来一台参与抢险的推土机,根据平时对道路的了解,站在推土机的斗里面,指引着推土机摸索着前进。因为路基经过洪水的冲刷,道路变得异常崎岖难行,根本看不清水下情况,在一坑洼处推土机猛地一颤,站着斗里面的何平元和熊胜利还没有来得住叫停司机、一个趔趄被甩入洪水中,推土机上的人顿时乱做一团,高声惊呼,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借着微弱的灯光从水中爬起来,坐在推土机的斗里缓了口气,抹了把脸上的水,他着急地说:“我们没事,赶快进垸找人。”此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垸里靠近。最终在漆黑的老人家中,把老人带回了安置点。拉着老人的手他关切地嘱咐着大家,再不要为了屋里那点东西冒着生命危险回屋里,等洪水退去,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
面对困难学子,他献出了人间大爱
女孩程晓雯是一个不幸的孩子,3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只好将年幼的她托付给外公、外婆。特殊的家庭使晓雯与其他孩子相比要成熟得多,学习认真刻苦,立志要考上好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7月份,晓雯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按说,她应该高兴才是,可面对几千元的学费和后续每月的生活费用,她不知如何是好。熊胜利听说此事后同样是心急如焚。当得知市教育局正在为今年考入大学的贫困生开展名为“泛海行动”资助活动时,他马上找到了市教育局,直接走进了张云飞局长的办公室,在自我介绍之后,向张局长说出了晓雯的事。张局长在为晓雯倍感不幸的同时,也高度赞许了熊胜利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经过申请,程晓雯被列入重点资助对象,给予5500 元的经济资助。想到晓雯到校后每月还有生活费等各类费用,熊胜利又找到宋埠镇党委领导汇报,从计生委争取到了 1000 元的“关爱女孩行动”资助。
“谢谢熊叔叔,谢谢所有好心人……”去年9 月 9 日,即将起程前往学校报到的武汉科技大学新生程晓雯,面对前来送行的熊胜利,话没说完已泪流满面。
“一进长塘村,竹筐扁担不离肩,心想歇口气,不是磨子就是犁”这句顺口溜是对多年来长塘村的形象描述,如今,一条长长的平整水泥路成了长塘村与外界联接的“致富路”, 49户贫困户114人已有17户 43人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全村人均收入由三年前的 3800 元提高到了现在的 4500 元,村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面对这些,熊胜利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他说:“成绩是各级关心支持、村委全体成员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春风吹绿了田野,宁静的村庄孕育着希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广袤的土地上,熊胜利用真诚、质朴、勤劳、善良,凑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第一书记”乐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展现了一个国土人的责任担当,让国土精神在基层发光、发热。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爱的实际行动,照亮了一个共产党员前进的脚步,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让自己练就钢铁般的信仰信念,在建设幸福麻城、实力麻城、生态麻城、富裕麻城的道路上,一定无坚不摧,无惧任何风险挑战,一路披荆斩棘!